欧德姆·修莫文法学校师生团队访问南京树人学校
2018年10月28-29日,英国欧德姆·修莫文法学校(Oldham Hulme Grammar School)师生团队访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与该校师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
10月28日,英国师生团队来到树人学校,与该校师生进行了热情友好的初次见面,双方学生愉悦地交谈,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随后,中外小伙伴们一起赴夫子庙寻访金陵文化,树人的同学们提前做好了绿色出行攻略,践行环保从自身做起。地铁进站买票时,英国的小伙伴们为了不占道自觉站在一边,让树人的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英国式的礼仪。树人同学们作为小导游,用流利的英语为自己的英国搭档讲述夫子庙的历史、建筑、人文、民俗等,夜晚在秦淮茶坊品尝金陵美食,增进了中英两国的学生互相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10月29日早晨,全体英国师生和树人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庄重的升旗仪式。树人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还有同学们整齐嘹亮的国歌声,都让英国的师生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英国师生严明的纪律,对仪式的尊重也给树人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孙小红校长和英国欧德姆·修莫文法学校(Oldham Hulme Grammar School) John Dalziel校长针对两校的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家校交流以及各自的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John校长感谢树人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真诚地邀请树人师生赴英伦参观。两位校长还互赠了具有学校内涵和文化的礼物,浓浓的情谊在此刻凝结。
为了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中英两国的语言教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中文课与英文课。中文课上,中国的教师们教英国学生中文,他们学得很快,发音也很标准,大家一起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汉字之美。英文课上,英国带队老师John和Ian为同学们介绍了欧德姆·修莫文法学校(Oldham Hulme Grammar School)和学校的课程,展现了英国教育的不同与魅力。英国的同学们还精心准备了关于英国校园的日常生活的演讲,让树人的学生们领略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文化课程上,美术组的吴长燕老师给中英两国的小伙伴们展示了如何用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去描绘生动的脸庞,在创作环节,两国的同学们各自描绘眼中的同伴,英国同学们的大胆写意与树人小伙伴们的细腻内敛相映成趣。信息组陈杰老师深入浅出的给同学们讲解和示范3D建模的过程,合作打印环节让中英两国的小伙伴一起体会了科技的神奇魅力。
最后在短暂而温馨的欢送仪式上,同学们欢歌、畅聊,赠送彼此精心准备的礼物。树人同学们的热情、好客让英国学生留恋,英国学生的阳光活力、彬彬有礼也给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个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同学们对不同文化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交流水平!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感言:
“这次的交流活动,是一次给我锻炼的机会,是一次给我挑战的机会。当我向外国友人介绍我的 祖国,介绍我的城市,介绍我的学校,心中总是会绽放出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因为我知道,我现在代表着我的学校,我的城市,我的祖国。这一次的活动超越了国界,超越了肤色,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碰撞,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接触。这次的活动,令我受益匪浅。” ——沙锐煊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与英国同学的交流活动。伙伴们都很活泼大方,互相包容。我利用这次机会练习了英语口语。在给伙伴介绍夫子庙文化时,从他们期待的眼神里,赞赏的话语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朱俪美
“虽然此次的英国交流生年龄都比我们大一些,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却没有任何隔阂。我们一起出去玩,互画了肖像,共同学习了3D打印,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有趣的,是难忘的。” ——陈果儿
“I think that NANJING is a beautiful place with very friendly people. The school facilities are excellent and the dormitories were very well laid out and comfortable,I enjoyed with the students who were very welcoming and made us feel at home.I also learnt a lot from my buddy ,Sunny,who gave me an insight into the school life here.I hope to visit the school again in the near future.”
“我觉得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非常友好。学校设施完善先进,宿舍整齐舒适。学生们很欢迎我们,我喜欢和他们待在一起,他们让我有回到家里的感觉。我也从我的小伙伴Sunny那里学到了很多,她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这里的学校生活,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再次来到这里。” ——Emma Wrigley